lhy系列燃油型导热油炉(热功率700kw-js4399金沙线

您现在的位置:金沙js1005线路的产品展示 >> 有机热载体炉 >> lhy系列燃油型导热油炉(热功率700kw-4200kw)
金沙js1005线路的产品展示
    • 产品名称: lhy系列燃油型导热油炉(热功率700kw-4200kw)
    • 上架时间: 2017-05-15
    • 浏览次数: 426

    lhy60-120万大卡系列导热油加热器:是我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产品。它利用性能先进的柴油燃烧器对导热油进行加热,通过热油循环泵使受热的导热油强制循环,以便将热量传送到需用加热的部位。并使其获得稳定的高温热源,该产品造型精巧完美、性能安全可靠、体积小、能耗低、不污染环境,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化工、造纸、纺织等行业。
      技术特点:
      ●选用进口燃烧器及精确可靠的控制系统,将热负荷进行全自动调节,以便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炉体及管线设计先进,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
      ●风冷式热油循环泵,优良的自然散热结构,改变了传统的水冷却工艺,结构先进、制造精良;
      ●波纹管阀门的高度密封、安全可靠;
      ●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环保达标;
      ●最适用于公路建设施工,转场方便、快捷。

     

     

    1.应用范围及特点
      lhy-80型热油加热器是我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产品。它利用性能先进的柴油燃烧器对导热油加热,通过热油循环泵,使受热的导热油强制循环,将热量通过载体导热油送至需加热部位,使受体获得稳定的高温热源。该产品造型精巧完美、性能安全可靠、体积小、能耗低、不污染环境,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化工、造纸、纺织等行业。
      该设备选用日本奥林匹亚lt81型燃烧器及精确可靠的控制系统,将热负荷进行全自动调节,从而使供热和保温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它选用的风冷式热油循环泵散热快、密封好,摒弃同类产品设有备用电机方式,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使用的稳定性。油路中的闸阀采用的是波纹管阀,耐高温、耐腐蚀、密封性能好,无渗漏。炉体内壳采用16mnr或20g材料制成,能充分保证炉体的强度和耐热抗压性能。
      设备外表面经过喷砂、除锈处理,再经喷涂高级防锈漆和进口耐高温铝粉漆,既美观又耐用。
      本设备装有余热回收(返烧)装置,可充分利用热能,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
    2.主要技术参数及热工计算
    2.1主要技术参数
      供   热   量:  0.8×106 kcal/h
      工  作  温  度:  280℃
      工  作  介  质:  yd型热油
      热 油 出 口 压 力:  0.44mpa
      炉内循环盛油容积:        1.6m3
      热   效   率:        ≥80%
      总 换 热 面 积:  30m2
      工  作    力:  0—0.44mpa
      内循环油工作压力:  0—0.44mpa
      热 油 泵 流 量:  45m3/h
      扬      程:  40m
      装  机  容  量:  14kw
      接触地面尺寸:   5150mm×1674mm
      外  形  尺  寸:  6000mm×2000mm×7660mm
      6000mm×2000mm×2700mm(不计烟囱)
      加 热 沥 青 能 力:  (不计导热油炉外任何热量损失)
      单位:吨/小时

     

     

     
    80万大卡/小时
    60万大卡/小时
    20℃-100℃
    22
    17
    30℃-100℃
    25
    19

     

    2.2热工计算
    2.2.1供热能力计算
      q供=q输+q散=qm=0.8×106千卡
      q供—导热油炉最大供给热量,kcal/h
      q为柴油燃烧值(柴油为1万大卡/公斤)
      m为燃烧器80公斤/小时的燃油量
      q输—导热油炉最大输出热量,kcal/h
      q散—导热油炉散失的热量,kcal/h 
      q散=q1+q2
      q1—经导热油炉保温层散失的热量,kcal/h 
      q2—经燃烧烟气带走的热量,kcal/h
      η= q输/ q供     (η—导热油加热炉的热效率)
      如果导热油炉用于加热沥青罐中沥青且不计导热油炉外任何热量损失,则有
      q输= mc(t1-t2)/ τ
      m—被加热沥青质量kg
      t1—沥青终止加热温度℃
      t2—沥青初始温度℃
      τ—加热升温时间h
      c—沥青在温度t1和t2时比热的平均值kj/kg℃
     
      δtm
      2.2.2换热面积计算
     
      b
      q传=λa     =1.13×107千卡/时
      q传—单位时间内通过换热面积传递的最大热量
      a—单位时间内主换热面积m2(为7m2)
      λ—总平均传热单数w/m℃(对于钢在200℃—1000℃范围内取值38)
      δtm—换热壁前后面平均温度误差(取600℃)
      b—换热壁厚m(0.01m)
      q传远大于q供
      最大供热能力80万大卡/小时(60万)
      总换热面积30 m2
      热效率80%
      油炉内导热油体积1.4 m3
      2.2.3油炉加热沥青能力例解
      沥青油20℃加热至100℃时的沥青产量
      q输= q供η=mc(t1-t2)/τ
      即m= q供ητ/ c(t1-t2)
      η—经计算和实际验证约为80%
     
      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

     

     

     

    沥青温度℃
    10-20
    20-60
    60-100
    100-150
    150-180
    沥青比热
    kcal/h
    0.263-0.299
    0.299-0.346
    0.346-0.394
    0.394-0.442
    0.442-0.526

     

     则有 m = 8×105×80%/{(0.299+0.394)/2}×(100-20)= 22.9吨
    3.工作原理及流程(见原理图)
      工作原理:利用燃烧器油产生的热能,充分发挥辐射、对流和传导等热传递方式,使导热油在换热管和炉腔内加热,通过热油泵回油泵和控制管路强制进行内循环,使导热油脱水和加温,达到设定温度再由热油泵和控制管路实行供热的大循环、再加温送热,通过循环实施加热和保温目的。
      工作流程(参照原理图):导热油由高位槽(澎涨箱)经加油管16注入炉腔2并充满循环管路。启动燃烧器1,火焰在炉膛3内充分燃烧,加热换热管4和炉胆内壳6,使炉腔2内的导热油升温。烟气由隔板22阻隔,使其绕到前盖空腔21,顺烟道管20经烟囱14排入大气。加热后达到设定温度的导热油在热油泵12的作用下,由热油出管8经截止阀13送入需加温部位。工作后的导热油一部分通过截止阀11和回油管7回到炉腔2内进行再加热,另一部分导热油经截止阀10及循环泵9和换热管4加热后的导热油在热油泵12的作用下开始进行下一轮循环。
     
    4.安装使用和注意事项
    4.1安装
      根据工作环境选好最佳位置,按基础图打好地基,设备在地基上应将地脚槽钢垫平,再接通送油和回油的管路等。
    4.2使用和注意事项
      使用前应对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管路和阀门等安装无误后,方能投入试运转。
      首先打开高位槽上的人孔盖,打开油路上各阀门(放油阀除外),向高位槽内加导热油,导热油充满油炉和管路后,应注意控制油位在油标的上下限之间,同时启动热油泵让油炉导热油循环正常,这时方能启动燃烧器,小火,使导热油逐步升温,新的导热油因有水气存在,经加温会澎涨(冒沫子)所以升温一定要慢,可以在100-120℃之间保持2-4小时,这时的燃烧器运行要慢,由导热油的温度高低来控制,到上限时自动停火,温度到下限时自动点火,每循环一段时间要打开放油阀(排污阀)一次放出废水,当导热油达160—180℃时,更应注意及时排除废水,控制油体澎涨,到180℃后脱水基本完成,达到正常使用工况,这时的导热油油温就受用热部位(如沥青罐)的温度控制,到上限时燃烧器停火,到下限时自动点火。其产生的废气由高位槽上的换气管排出槽外。
      导热油的温度由油炉管路上的两个温度计反应出来,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油炉前后两个温度计,当读数达到统一时才证明工作温度达到了温度计的读数,否则需调整截止阀进行控制。
      正常使用时炉温的高低,可由控制室按设定温度自动控制燃烧器的点火和熄火来调节。油炉需停止使用时,要先熄灭燃烧器,打开管路中各阀门,使其降温后,再停泵。长期停用时,如需放出导热油可打开下侧面的放油阀,放出导热油。
    5.保养和维护
    5.1为了保持炉体及零件的使用性能完好,每二年(根据实际情况时间可增减)对其表面要进行清理、涂漆。
    5.2各活动部位如阀门转动接触部位应注润滑油,保持转动灵活有效,尤其对燃烧器更应重点保护。
    5.3经常观察设备的各部位运转情况,发现有渗漏现象要及时处理。 

    网站地图